中国车企抢登欧洲:英雄无问出处

2022-10-12

近来,两则中国新能源车企登陆欧洲的事件引来广泛关注——蔚来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发布会,宣布将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欧洲四国提供服务;前不久,比亚迪也召开线上发布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了汉、唐及元PLUS三款车型,并公布了官方预售价格……

事实上,蔚来和比亚迪这两个“欧洲”动作之外,不少中国新能源车企动作频频。众所周知,欧洲是汽车工业摇篮,尤其是高端汽车,过去中国乘用车很难打入欧洲,而眼下,俨然成为了中国车企下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落脚点。新能源时代,欧洲市场为什么如此吸引中国车企大胆走出去?发生了什么?《车市裴聊》为您一一分析。

抢登欧洲

作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代表,蔚来与比亚迪不约而同地选择将欧洲作为海外市场突破口。事实上,上汽MG、小鹏爱驰领克等中国汽车品牌也已经开始了在欧洲的经营。只是这一次蔚来更加受关注。

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主战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汽车企业现在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是在欧洲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数量的49%是出口到欧洲市场。

据研究公司JATODynamics计算,2021年中国汽车在欧洲注册占比达14.7%,已是欧洲电动车的第二大来源地,仅次于德国。之所以中国车企越来越青睐欧洲市场,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

欧洲是环保比较激进的地区,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今年6月8日,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欧盟委员会的立法建议,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另据外媒报道,欧盟将制定“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目前尚未公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2030年底以前,让3000万辆零排放汽车上路。

为了鼓励新能源车的使用,欧洲各国也推出了补贴、税收等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比如,据外媒报道,2022年,德国每辆纯电动汽车平均补贴金额提升至5.0万—5.8万元人民币,每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平均补贴金额也增加了5400元—1.1万元人民币;法国对每辆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最高可达约8.6万元人民币;荷兰则为每辆价格低于约32.4万元人民币的电动车补贴3.2万元人民币。关税方面,德国、法国等国家电动车整车进口享受10%的低进口税。

与政府层面的积极推动不同,欧洲汽车企业在转型上相对较慢。由于长期在世界汽车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技术、供应链、人员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利益格局,因此在转型上要面临更大阻力。目前,欧洲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的前几位为宝马奔驰大众特斯拉奥迪起亚标致等品牌,欧洲本土企业仍处于主导地位。但差距不大,今年1-8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排名前五的宝马、奔驰、大众、特斯拉、奥迪,其份额分别为8.6%、8.1%、7.3%、7.0%、6.0%。

比较而言,中国汽车产业掌握先机,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的电池、电控,智能网联等领域都拥有部分差异化优势,这不同于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的全面落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前首席执行官冯思翰也曾表示,“一些中国供应商现在在电动车、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方面至少已经同西方企业并驾齐驱。”

并且,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销售最好,而欧洲环保观念十分深入,对于车辆品质有更高要求。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也比燃油车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而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再加上欧洲老牌车企转型滞后,中国车企出口欧洲,迎来难得窗口期。

坚持长期主义

进军欧洲,由于规模有限,目前多家中国车企选择的仍然是整车出口的方式,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但如果想在欧洲扎下根来,就必须坚持长期主义,进行体系化建设。

蔚来在国内市场以用户服务与换电而闻名,在开拓欧洲市场方面,蔚来坚持重资产模式,全面复制一整套由车、服务、数字化和生活方式构成的运营体系,包括在当地选址搭建NIOHouse、构建本土销售服务团队、完善加电体系,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等等。蔚来汽车CEO李斌称:"我们最大的挑战还是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确保换电站和牛屋的建设进度,以及尽快优化应用软件满足本地用户的需求。"

而且,蔚来还针对欧洲用户消费习惯,推出订阅模式。蔚来汽车CEO李斌透露,目前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四国仅20%的用户有购车意愿,80%的用户倾向于订阅。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以“公车私用”获得车辆使用权是一种主流汽车消费方式。当下,领克汽车也采用了这种商业模式。其于2020年发布,据悉,目前已经有超过15万欧洲用户成为了领克“订阅制”会员。

新能源巨头比亚迪在2021年选择通过与挪威经销商集团RSA合作进入挪威市场。

今年7月,比亚迪与欧洲汽车经销商集团Louwman达成合作,为荷兰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8月,比亚迪宣布与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值得一提的是,10月4日,比亚迪宣布与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SIXT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台新能源车,用于欧洲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

同时,比亚迪也在加强体系化建设。今年6月,比亚迪已经在荷兰、比利时建立了营销网点。同时,荷兰的电池工厂也在布局。

作为新势力的重要一员,小鹏则选择了一种较为灵活的方式,小鹏汽车今年在欧洲启动了“直营+授权”的零售模式,除了开设直营体验店,还与欧洲头部经销商合作销售汽车。今年2月,小鹏汽车宣布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荷兰EmilFreyNV集团以及瑞典Bilia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远方有希望与光明”

目前,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车市场,其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迅速。2020年、2021年、2022年(1-8月)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分别为9.9%、16.3%和18.1%;纯电动渗透率分别为5.4%、8.7%和10.4%。

当年日本车企抓住石油危机的机会,成功翻身晋级。今天,一些老牌车企出现了诺基亚类似的问题,这都给了中国汽车产业莫大的机会。当下的世界,德国巴斯夫、德国默克集团、欧洲空客等欧洲高端制造业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充足的技术人才、充足的能源、供应链优势、庞大市场规模都是重要的原因。

因为地缘政治冲突、疫情等因素,一些国家变得保守、封闭起来,但中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倡导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伴随着能源利用方式上的重大突破,如果能够主导新能源革命,其意义更是不可估量。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部分领域与国际水平持平,甚至领先,有着全球最为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是全球最有活力,最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地与消费市场。向海外市场输出产品、服务乃至文化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要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壮大不可缺少,这当中开拓海外市场自然是必要之举。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老牌车企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智能化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得到有效建立。同时,俄乌冲突带来欧洲资源成本的大幅上升,也对这些车企造成不利影响,自主品牌有很好的机会来获得巨大的市场。”

尽管我们还面临着冲突、疫情、供应链紧张等问题,但就像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朋友圈里说的那样,“在世界日益割裂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蔚来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前方肯定满是坎坷与泥泞,但往更远方看,我们能看到希望与光明。”这里《车市裴聊》把它拿来献给致力于开拓欧洲以及更广大海外市场的所有中国车企。

相关车型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