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
仅剩1天,2022就将过去。
虽然今年的中国车市遭遇了诸多挑战与变数,但新能源板块迎来井喷式的向好已然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
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从乘联会发布的终端成绩单来看,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70.2%,环比增7.9%;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2万辆,同比增长104.6%。
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7.8%;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03.0万辆,同比增长100.1%。
与此同时,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35.9%,较2021年11月19.9%的渗透率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1.9%。
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36.3%,较2021年11月20.8%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6.5%。
毫无疑问,一场彻彻底底的骤变正在发生。
而按照目前的趋势,2022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与渗透率分别突破650万辆与35%,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更加令人感到兴奋的是,据乘联会官方的预测,2023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或将达到840万辆,增幅继续高达30%。
换言之,诱人的“蛋糕”还在不断变大,竞争也在变得愈发白热化。冥冥中,一场多维度的“战争”俨然将要拉开序幕。
而今天文章接下来想要讨论的,在很多人甚至主机厂眼中可能并没产品本身的强与弱重要,但在我看来却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那便是——补能体验。
“鸿沟”已经形成
实际上,还有大约20天的时间,就将是中国农历春节。
与往年不同的是,出于种种原因,突发奇想打算借着假期,挑战一下自上海出发,驾车2000公里,返回家乡兰州。
当然,为了旅程更为有趣,更加充满变数,主角被提前框定为必须是辆电动车。最终,再三思索之下,还是从备选名单中,敲定了蔚来ET7。
至于理由非常简单,这家新势力造车所谓“五横三纵”的高速换电网络基本打通了。因此,可以保证在归途中,基本相隔每300公里的高速服务区,就能进行一次专属补能。
预计只要不出现太大意外,体验不会比传统燃油车差多少。
由此不禁想起理想汽车CEO李想,许久前说过的一段话:“随着电动车的保有量增加,公共快充的体验是会持续下降的。能够稳定的解决最最基本的充电体验,是销量核心的基础。最基本的一日三餐的竞争其实就已分出胜负了,产品好和服务好就是加分项。”
的确,反观当下的蔚来,无疑就是很好的论据。尤其是随着其第1300座换电站的即将落成,位于补能层面的优势还在变得愈发明显。
并且刚刚结束的NIO Day 2022上,这家新势力造车也将截至明年年底累计落成的换电站数量,提升到了1700座。
目的,非常直接,不断巩固自身的“护城河”。
相比之下,同样就在本周,另一家炙手可热的“明星新能源车企”特斯拉,正式官宣其位于中国大陆的第10000个超充桩,在上海东方明珠超级充电站落成。
至此,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大陆建成纵越南北、横跨东西的完善充电网络,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构建起“15分钟生活圈”。
进一步了解后得知,特斯拉自2014年在上海建成第一座超级充电站为序幕,2016年在北京落成中国大陆第100座超级充电站。
之后几年间经过不断努力,已在中国大陆建设开放超过1500座超级充电站,10000个超级充电桩,搭配超过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19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
就某种程度来说,与蔚来一样,特斯拉补能层面的优势也摆在那里。而在它的身后,类似小鹏、哪吒、极氪,包括大众、通用,都在不遗余力的选择自建充电网络。
望向更深层次,还是没有谁想在抢占先机的过程中就此掉队。毕竟,在许多潜客心中,想要购买的品牌究竟有没有专属的补能体验,已经成为左右其是否下定很关键的指标。
想象两个场景,如果你入手了一辆三四十万的智能电动车,却每次都需要去公共第三方超充站和许多社会运营车辆“抢资源”;反之,可以去车企自建的设施上专属补能,哪一种体验更好无疑高下立判。
综上,还是那个观点:有些“鸿沟”已经形成,不是想追就能追的。
何时才能等来“拐点”?
“冬天了,自己不筑巢真的能行吗?当下伴随新能源市场的终端竞争更加激烈,不选择自建充电网络,没有相应的布局,就要吃亏。那些永远寄希望于别人,选择不做能源服务的车企,就是机会主义者。”
这样一段十分有趣的观点,来自于一年多前的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彼时,在他看来,想要在电动化这条全新赛道上真的有所作为,自建补能体系永远是无法绕过的一道“门槛”。
只不过,对于更多没有做出类似选择的新能源车企,如果站在每一家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相信上述道理并不难理解,但是受限于多维度的阻碍,就是很难下定决心做出决定。
况且,它们也在赌,赌后续中国新能源市场公共充电网络的建设速度,愈发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可就目前的真实情况,好似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虽然仅从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过去的11月公共充电桩新增5.1万台,同比上升58.6%。
截至2022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3.1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3.2万台、交流充电桩99.9万台。
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4%。
但想要实现真正的从量到质的蜕变,需要克服的挑战俨然还有许多。
“在建设充电桩时,很多企业考虑的不是把桩建到最需要的地方,而是先把桩建起来再说。赶着财政补贴的窗口,只要建一个充电桩就可以拿到一个充电桩的补贴,至于建在哪里、效益如何反倒成了其次。”
其实,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很多第三方充电桩公司入局时,并未过多考虑用户的需求,而是选择外放形投放。颇为讽刺的是,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截至目前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却不高。
并且,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专用充电车位只能沦为燃油车停车场。另外,公用充电桩的使用体验参差不齐,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痛点。
只要前往很多三、四线城市便会发现,因为长期缺乏维保,补能效率与质量很难得到良好保障,甚至会造成充电车辆的损坏。
总之,充电桩总量的激增,伴随的依然是各种各样的乱象。毫无疑问,野蛮生长的“弊端”正在显现。
接下来,怎样将公共补能网络的建设,趋于理性化、合理化,将会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最为急迫的任务。
至于本段开篇提及的那些不选择自建的新能源车企,何时才能等来所谓的“拐点”?此刻依然无法给出一个笃定的答案。
不过,能够知晓的是,明年关于补能体验的差距,还会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