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 CQI-20与VDA 8D对比

2023-01-17

开篇语

读者朋友,您好!

本次带来一篇有关“问题解决工具”类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汽车QMS要求企业要建立“文件化的问题解决过程,预防再次发生”(具体要求见下面“摘抄”)。建立该过程有诸多可行的结构化工具可以参考,例如Ford Global 8D、丰田A3、中质协QCC活动准则(T/CAQ 10201)……,在这众多组织中,VDA QMC发布了VDA 8D(V1)、AIAG发布了 CQI-20 (V2)。这两个工具手册的发布为企业建立“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流程”提供了很好助力。

两家协会发布的工具手册,封面信息如下:

本文基于这两本手册中的内容,结合本人学习的心得体会,为您简单介绍其相同点和差异(为您学习提供参考)。

一、工具背景与核心逻辑(相同点)

1. 发布背景

“问题解决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两家协会在各自发布工具书的同时,均谈及了建立各自手册的环境背景,并进行了相互沟通,对“问题解决流程”采用相同的架构(即渐进式的改进步骤)编排以及相同工具推荐(各步骤所用工具-后续有介绍)。

为何“问题解决”如此受到关注呢?身在企业的朋友会非常有感受,本人就不过多做出解释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问题层出不穷”,这一点在IATF 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得到了印证(如下图示数据)。

2. 相同的逻辑结构和步骤

两本手册对“问题解决流程”都可以归纳为“9步”,具体的步骤如下:

基于上述信息,两个工具都可以看成是“9步法”,步骤完全一致,并无本质区别。

3. 优先关注的问题

往往都是基于“负面”问题出发的,改变不利影响或现状:

因此可以看出,两本手册首先关注的要解决的问题场景是非常一致的。

4. 核心逻辑:任何问题解决方法论没有离开“PDCA”循环,这两本工具书也不曾脱离,这里不做赘述。

5. 各阶段的工具推荐(基本相同):仅以“原因分析”步骤为例:

虽然在推荐工具的描述上有所不同,但强调的是“根据不同问题,选用适合的工具”,如5Why分析和鱼骨图是最常使用的工具。

以上谈及的是一些大方向上的相同点,接下来分享一些不同点(大方向相同下的差异)。

二、应用细节上的侧重点

1. 阶段性评估上稍有差异

两个工具都强调了问题解决各步骤的“工作质量”,CQI-20在每一步推荐使用“检查表”的形式检查进展情况(高层管理者应当参与其中);VDA 8D则是给出了系统性的评估工具《8D评价标准》(详细信息参见以前发文《确定8D质量》),下面给出两个工具的阶段性评价示例(如“组建团队”步骤):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的看法是:

— CQI-20更具灵活性(可自由拓展提问项),这也符合美国人向往自由的性格吧。

— VDA 8D的《8D评价标准》以确定的提问形式进行半量化评价(Ok/Nok和0/1),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作风。

各取所长吧,目的都是为达到每一步应达到的效果为出发点的。

2. 问题解决过程的风险和机遇以及阻碍因素

问题解决过程存在各类的阻碍、阻力是非常常见的,两本手册都给出了解决之道(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思考的,本人认为也是企业文化使然)(以“围堵”步骤为例):

— CQI-20在其附录给出了问题解决的阻碍因素,以及在每个步骤之后的“管理者支持”章节给出了一些信息(摘抄和总结了一部分)。

— VDA 8D在每一步骤之后给出了“风险和机遇”的识别。

以上内容并非是每行一一对应关系。这些都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目的是恰当应用解决工具以及高层管理者参与其中(管理作用更重要)。

3. 高层管理者与问题解决文化

两本手册都谈及了高层管理者的作用以及推动问题解决文化。虽有差异,核心也是强调“领导作用”原则的应用(参见 ISO 9000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仅以两个示意图来说明。

— CQI-20 在其附录推荐了使用《组织文化评估工具》评估企业的“组织文化成熟度”并做出适当调整,详细内容参照文后的“资料下载”。

— VDA 8D手册中并未给出类似(CQI-20 组织文化评估工具)的参考指南,但给出了如下示意图:

它更强调了对问题解决过程结构化的安排、实际操作、资源支持(应用层面),并结合“基本要求评估和卓越评估”(评估)不断积累,促进问题解决文化的提升。

结束语

因篇幅有限,本文仅是对两个工具书的一些框架性内容进行的分析和分享。

(通常说的8D指的是 福特最早发布的8D)

无论采用哪一个参考工具(两个工具手册可以相互参考),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文化才是企业希望和期望看到的情景。问题解决工具的应用熟练程度,没有捷径可言,不断练习、不断积累。(借用一句俗话 “再亮再锋利的斧子,不用也会生锈”)

问题解决之路并非平坦,需要各自的努力。加油!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