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报告」行泊一体前装数据复盘: 市场逻辑和商业模式

2023-02-23

2022年,行泊一体市场呈现翻倍式增长。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交付上险为77.9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99.63%,搭载率为3.91%(2021年为1.92%),正值市场爆发前期。

本文以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对部分业内人士的调研,对行泊一体域控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并对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

问题1:从单月搭载交付数据上看,行泊一体域控整体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从单月交付量来看,除2022年4月-5月受上海疫情影响外(搭载行泊一体域控的车型销量中,特斯拉占比过半,下文详述),其他月份数据均明显高于上一年度,从年初到年尾震荡上行,月均交付量大概在8万辆左右。

问题2:行泊一体域控,主要在哪个价格带的车型上搭载放量?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30-35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是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搭载的主力。具体来看,2022年搭载行泊一体域控的车型均价为28.22万元,作为对比,2021年为28.83万元,价格略为下探。

问题3:搭载行泊一体域控并交付的,主要是哪些车企?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搭载行泊一体域控并交付的前三甲为特斯拉、小鹏极氪,市场份额分别为57%、11%、9%,具体搭载交付量分别为44.16万辆、8.23万辆、7.14万辆。

问题4:搭载行泊一体最积极的,是哪些车企?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不同车企搭载行泊一体域控的渗透率参差不齐。具体来看,渗透率前五的车企为特斯拉、极氪、智己、小鹏、零跑,分别为100%、100%、99.40%、68.30%、44.27%。

问题5:2023年行泊一体域控的细分市场会有多大?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随着车企加速推进,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行泊一体域控方案交付量有望突破150万辆。

在潜在市场空间方面,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前装标配同时搭载L2级行车+泊车交付上险为154.77万辆(行泊一体域控方案占比为50.38%),同比增长53.72%。

从成本可负担性角度来看,这是最先被升级替代的细分市场。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2023年L2级行车+泊车交付有望突破300万辆,其中,行泊一体域控方案占比将超过60%。

如果以渗透率达到10%,作为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的拐点,那么市场正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

问题6:为什么分为行泊一体/舱泊一体,两条技术路径?各自有何优劣势?

不同玩家既有的资源和背景不同,导致其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

具体来说,自动驾驶玩家本身在自动驾驶积淀深厚,在集中化时,会选择把行车之外的泊车也集成在智驾域;座舱玩家在座舱上积淀深厚,可能倾向于将泊车集成在智舱域。最终两个技术路线,再殊途同归,演进至舱驾一体。

截止目前,国内玩家选择行泊一体路线者居多。

原因包括:其一,座舱赛道的历史延续性更强,头部玩家多为传统汽车电子tier1,如德赛西威、安波福、伟世通、东软。智驾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做行泊一体,国内的诸多初创型自动驾驶玩家更便于切入;

其二,行车、泊车同属驾驶类功能,系统架构比较相似,都涉及车外环境的感知、决策、规控模块,这可以提高整体开发效率;

其三,行车、泊车的场景是分开的,算力可以分时复用;

其四,当下车企的组织架构上,行车、泊车通常在一个体系,座舱、娱乐、导航通常在另一个体系,跨体系深度协同有难度;

其五,行车、泊车功能安全要求相对一致(ASIL-D),座舱功能安全要求相对较低(ASIL-B),行泊一体便于实现更高级别功能的自动泊车(如AVP)。

舱泊一体的机会在于,由座舱不涉及行车安全、价格更低(有市场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座舱域控的市场单价为1800-2200元,L3级智驾域控的单价为1.1-1.3万元)等原因,智舱域控的市场渗透要明显快于智驾域控。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座舱域控交付上险为162.44万辆。作为对比,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交付上险为113.80万辆。

高阶智能驾驶背后的大算力芯片、智驾域控,需要更高的成本,现阶段更多在头部车企的高端旗舰车型上搭载。对于高性价比车型,在未选择智驾域控之前,选择智舱域控,并集成泊车功能成为一种选择。

问题7:为什么行泊一体供应商普遍强调全栈自研?全栈自研的边界在哪儿?

全栈”出自Facebook提出的“The Full Stack”概念,即强调全局思维和全流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行泊一体供应商的语境中,全栈自研往往指感知、规划、控制的应用算法能力(应用算法下层,是广义操作系统,包括中间件、底层OS,很多行泊一体tier 1也掌握中间件自研能力,但除华为、中兴之外,供应商基本不会触及底层OS,更不会触碰芯片),同时自研域控硬件。

高阶自动驾驶目前的障碍,为解决corner case,方案是类似特斯拉采用的影子模式,搜集海量场景,并用场景训练算法。因而,行泊一体供应商往往会布局数据能力,从而对自身算法进行迭代。

另外,在能力延展上,部分tier 1选择自研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

那行泊一体供应商为何要自研?

其一,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在智能驾驶方面布局更为激进,与tier1合作中主导智驾、智舱的开发;其他部分车厂对tier 1的依赖度更高,有的车企,选择与供应商进入几乎全软件链条上的合作开发,有的选择全部交给供应商来做。

基于此,供应商需要拥有全栈能力,去匹配不同的市场需求,对于蔚小理等主机厂采用深度合作的模式,对于部分主机厂则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其二,没有全栈能力,往往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度理解,也无法找到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案最优解。

问题8:未来过渡到舱驾一体、中央集成,时间节点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产业痛点?

以传统Tier 1巨头博世为例,根据对外释放的路线图,2021年,其推出智能座舱的标准版(其中集成AVM功能);2023年,推出舱泊融合1.0(集成AVM、APA、RPA功能);2024年,推出舱泊融合2.0;在2024年-2025年,推出舱驾融合1.0(正在规划中);在2025年之后,推出中央大脑。

从芯片端来看,2022年9月,英伟达发布汽车芯片汽车芯片Thor,最大算力2000TOPS,支撑中央计算,规划2025年量产落地;同样在2022年9月,高通发布Snapdragon Ride Flex,实现2000TOPS的综合AI算力,支撑中央计算,计划2024年开始生产。

未来过渡到舱驾一体、中央集成,业内认为主要有技术、非技术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在技术方面,底层软件和中间件领域,需要解决如何同时支持行车、泊车、座舱功能的问题,功能安全领域,由于驾驶、座舱的功能安全要求不同,需要解决如何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其二,在非技术层面,座舱、智驾目前在车企内部通常归属于两个不同的研发部门,需要解决如何深度协同的问题,甚至未来会朝部门合并的方向发展。

问题9:未来过渡到舱驾一体、中央集成阶段,会呈现什么样的竞争格局?

业内主流观点为,未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赛道上,硬件会走向集中,软件会走向分工。

换言之,英伟达、地平线、黑芝麻等智驾芯片厂商,与高通、芯驰科技等智舱芯片厂商,最终会成为直接的友商;但智驾、智舱的软件供应商,或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仍遵循产业分工的逻辑。

问题10:行泊一体域控的竞争格局上,主要包括哪几类玩家?全栈布局如何?

行泊一体域控市场主要分为4类玩家:

● 初创型自动驾驶供应商:该阵营最为庞大,包括福瑞泰克、易航智能、智驾科技MAXIEYE、宏景智驾等(具体见下文)。

这些企业大多于2015年-2017年自动驾驶浪潮涌来时成立,在渐进式、跨越式路线之争中,选择渐进式路线深耕,在产业链中去扮演tier 1的角色,为主机厂提供自动驾驶,或者说当下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

● 传统汽车电子、ICT领域、无人机领域头部企业跨界布局:包括德赛西威、东软集团等传统汽车电子头部企业;华为、中兴等ICT巨头;无人机领域的头部企业大疆。

这些玩家,普遍已经在各自领域积淀深厚,在自动驾驶浪潮涌来之时,选择跨界部署自动驾驶能力,尝试抢食这一看起来蛋糕巨大的市场。

● 车企旗下(关联)企业:包括毫末智行、创时智驾等。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下,头部车企往往不愿意放弃软件这个“灵魂”,从而选择自研相关智能驾驶软件能力。

● L4玩家:包括百度、小马智行、轻舟智航等。在跨越式路线遇阻的情况,部分玩家转而寻求降维成为自动驾驶供应商,提供L2+级的解决方案。

问题11:各类玩家推出了什么样的产品(包括实现的功能、采用的主控芯片、推出的时间)?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