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
文/徐创阳
喇叭声声响,
雾灯闪闪亮。
行人急如焚,
只盼路通畅。
这是我的文友在假日旅游时发来的微信,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对堵车的体会,更是司乘群体的共同心声,也是人们对旅途顺畅的一种美好期盼。我居住的地段,上班高峰时间,不到7公理的地铁站,四十多分钟才能赶到。送小孙女去舞蹈学校跳舞,仅仅2、3公理的距离,需要二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开车还没有步行快,事越急,车越堵;车越堵,路越塞。双向八车道的路面上,满眼望去,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汽车像长蛇一样排列着,望不到头,也看不到尾。急着赶路的人和无法挪动的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特别是雨天放学时段,学校门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接学生的车辆在道路上乱停乱放,大人、孩子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小商小贩在校门口摆摊叫卖。拥塞的车辆里甚至有人着急地把头伸出窗外,大声叫喊,与人争吵。
有一年刚刚进入白露节,我们在河西走廊的一个县参加省上召开的星级文明户创建现场观摩会,车队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00多公里的速度行进,突然,一个留着大胡子的放羊老爷爷违规横穿高速公路,情急之下前面的车紧急刹车,造成了后面八车连撞的惨剧。被撞车辆散落的碎片、从车上摔下来的五颜六色的行李、公路上撞得七零八落的护栏,......那一幕惨景,让人目不忍睹。处理事故的交警雇来了大型吊车才把碰坏的车辆拉出去,加上取证等后续工作,前后用了1个多小时,堵在高速公路上的各种车辆排了好几公里。
有紧急任务、争分夺秒的警车、救护车、抢修工程车、一旦遇上堵车不得不停下,空着急、干瞪眼。
堵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自行车时代,想到了家乡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林荫大道。在蓝天白云、金色阳光的辉映下,骑上自行车,享受着迎面吹来的阵阵凉风,贪婪地吮吸着扑鼻而来的浓郁花香,特别雅致潇洒、惬意悠然。即使不会骑车,推着也能昂首挺胸。恋爱的姑娘们骑上男方家送来的酒红色小轮自行车,走在大街上感觉像天仙一般,特别风光。
锃亮的车铃轻轻一按,“丁铃铃”的声音清脆悦耳。三角斜梁上迷人的“飞鸽”商标分外逗人,好像在美丽的蓝天上轻快地飞翔。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家用交通工具,最豪华的就属自行车了。上学、外出办事、走亲戚家能骑上个自行车是最开心的事,不然就只能靠两条腿步行了。用当时的顺口溜:“种田基本靠牛,点灯基本靠油,走路基本靠腿,通讯基本靠吼”来比喻是最恰当不过的。
我和姐姐从小学到高中始终是一个班,小学和初中在我们村上的学校,学校距我们家不到2公里,每天四趟,上学也算轻松。读高中就远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住校生,每逢周末我和姐姐都是爸爸用自行车捎上回家和返校的,一辆自行车就相当于现在的小汽车,前面车梁上坐的是姐姐,后面的捎架上坐的是我,返校时捎架的右边还用结实的绳子,捆绑着装有一周吃的油盐酱醋、米面、馒头、洋芋萝卜等生活用品的大军用包。沿途背着大包、脸上流着黑汗珠步行上学的同学们,看到骑自行车的我们一家,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当时年龄小,只图高兴,觉得有爸爸捎不走路就省事,现在想起来,真是苦了爸爸,一个小小的自行车,加上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道路,爸爸不知怎么捎了我们二、三年。
骑自行车方便、风光,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要买辆自行车可是很难的事。第一得有一张自行车购买券,第二得历尽艰辛准备近200元钱。200元钱在现在看来是很容易的事,但在以前就是个天文数字。当时人们的消费都是以角和分为单位来支付的。买一个4两面的馒头5分钱,买一碗臊子面2角钱。一本厚厚的作业本才5分钱,一支不带橡皮的铅笔3分钱,普通工人一般每月发30元到40元的工资,中专学历的工作人员每月发41.28元。而一辆自行车的价值相当于一般工人不吃不喝5个月的工资或者200斤重的一头猪的价格,真正属于高消费商品了,买辆新自行车一般的农村家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记得我的一个同事,单位离家比较远,上班不方便,没办法,他父亲卖掉了一头猪、两只羊,千方百计找到了以前在他们家住过的县委工作组长、时任副县长的大领导,帮忙要了一张自行车购买券,才使买辆自行车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我的资料本上有一段关于自行车的介绍:简易的自行车清朝年间就在我国出现了,是从遥远的欧洲运来的。自行车真正具备商用价值并批量投入市场,到了1886年,国际上公认的“自行车之父”是英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距现在大概有200多年的历史。
我国自行车制造历史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才算真正起步,上海生产的凤凰、永久牌,天津生产的飞鸽牌是自行车市场的主体,农村流行的“大金鹿”牌自行车,既能载重,又能攀爬。让人想不到的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了汽车工业的跨跃式发展,仅仅二十年的时间,“自行车王国”的地位被小汽车所取代,过去仅供公务使用的小汽车以凶猛之势迅速进入了百姓家庭。有了小汽车的家庭,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修路的速度和管理交通的措施,远远赶不上汽车拥有量的飞速增加,尽管公路和城市的街道一扩再扩,立交桥、过街地下车道一建再建,大城市地铁里程不断延伸,但“堵车”还是很快成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障碍。
解决堵车的难题,国内外都在认真研究。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里程短,新中国成立后仅用短短70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百多年的现代化成就,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面对人口多、小汽车凶猛而来的现状管理经验还不足。再则我国的开车人群接触汽车的时间短,驾驶技术、理性认知、行为素质也有待继续提高。所以面对堵车,我们即要正视现实,又要积极应对。我觉得真正解决问题,长远办法得靠改革发展、经济发展、提高素质。短期措施应在引导需求、增加供给、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大胆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疏导交通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车量进入特定行政区域,支持绿色出行,鼓励市民短途步行、骑自行车,上班乘坐公交,在车流量大的路段限单双号、发特别通行证、错峰出行,减少机动车流动量。
八方车流绕环行,立交腾飞彩云间。
城市通道绽奇葩,横跨南北贯东西。
堵车不怕,重在发展。疏通有法,妙在管理,相信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伴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堵车的难题必定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