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8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自主造车工业起步时间较晚,加之一开始各大自主车企只为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对于产品的把控;使得早些年间的国产车型,即便有着相对低价的定位趋势,但在品控方面,那可着实令人不敢恭维。更有甚者,还被当初的国产车主吐槽“国产车开三年必出异响”的问题。后续,在各大车企的共同努力之下,在成功突破技术瓶颈之后,又延续了当初牺牲利润换销量的模式,才终于成功实现了现如今国产车这般堪称“盛世”的局面。
只不过,国产车的销量水平虽然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但熟悉国内车市的朋友们应该也都发现了,国产车真正对于合资车实现“弯道超车”的地方,其实更多还是局限于相对入门级别的车型领域。如果真要论及高端车型,恐怕仍旧是外资品牌的天下。更有甚至,要是在五、六年前,一款国产车定价超过了30万,基本就在一瞬之间,就得被批得“体无完肤”!即便再将时间线往后推移一、两年,这般尴尬局面似乎也没有扭转的意思。
而在这段时期内,国产新能源车型在政策鼓励之下,逐渐开始有了抬头的迹象。并且,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型的除了有传统燃油国产车制造品牌外,还渐渐形成了以一部分跨界转型而来的国产新势力品牌。这其中,便包含了由互联网企业转型到新能源车型研发的理想品牌。当然啦,由于之前的国内消费者还无法完全认可高端国产车的趋势尚未散去,又加之理想以一家新势力新能源车型品牌的身份出现,且当初旗下只有理想ONE一款定价超过了30万的车型销售,则更是让外界对该品牌的风评几乎是清一色的吐槽。一时间,“智商税”、“不自量力”等负面声音层出不穷!
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巨轮”正以不可阻挡地趋势前进时,理想品牌却在今年6月份,给出了单月交付32575辆的成绩。而月销量突破三万台的成就,不仅让其成为了中国造车新势力最快完成月交付量突破三万辆的品牌;还是继奔驰、宝马、奥迪和特斯拉后,在中国市场月销量突破三万辆的豪华品牌;甚至也是第一家月销量突破三万辆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并且,在今年前六个月,理想品牌的月销量也是持续蝉联中国新势力第一名!而依照理想品牌的强劲增长势头来看,还有很大机会冲击4万月交付量、全年达到30万销量等更为辉煌的成绩!真可谓是实实在在地“打脸”了当初看衰理想品牌的人群!那么,能让理想品牌在逆势中却依然勇夺桂冠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想,要讨论这个问题,恐怕还得先从新势力品牌新能源车型必备的智能化水平入手。以理想品牌旗下车型近几年来在智能化水平的突破而言,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点,应该就是其智能空间的打造。理想汽车依托自主研发的认知大模型Mind GPT为核心,已缔造出全新一代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体系。辅以智能战略,可让“理想同学”成长为全新一代理想SS智能空间交互的主入口。甚至于,它已经成长为能像人一样具备主动感知环境,以及实现自主学习、思考和更为丰富的知识,并以此成让全家人都能轻松使用的AI;从而让“理想同学”真正实现在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层面得到颠覆性地变革。
除了智能空间以外,理想品牌还加大力度解决新能源车型一直存在的“续航里程焦虑”问题。虽然其开创性的增程式系统,已经很好地制约这个问题被进一步放大的风险。但理想品牌依然研发出了800V高压纯电平台。而该平台的典型点亮就是,实现了峰值500kW以上的充电功率;并能在-10°C至40°C的宽温域区间均可实现充电10分钟以内增加400公里续航。再加上理想自建、自运营5C高压超级充电网络;即为包含“今年年底,理想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将超过300个”、“到2025年,高速沿途理想超级充电站的平均间隔将小于100公里,每个站每小时可以服务9-20台车”、“2024年底,超过300个城市枢纽站也将在城市核心环线陆续建成”等。以此,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续航里程焦虑”,从而让理想自家的新能源车型实现“想去哪就去哪”的完美夙愿。
当然啦,要讨论智能化水平,又怎能少了智能驾驶?理想品牌自主构建的智能驾驶模式,并非是传统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产品,而是应用了AI大模型的方案。其依托理想AD Max 3.0先进的技术架构与出色的迭代效率,可在本月内就能向北京与上海的内测用户推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功能,并让用户直接拥有一个像人类司机一样能识别万物、规划决策、持续进化、走出地图的“AI司机”!此外,理想还将在今年下半年,将这套更为尖端的城市NOA功能开放给更多城市用户使用。
最后要说的,便是理想品牌旗下的产品矩阵。或许在很多人印象中,理想品牌的成名之作就是其唯一的一款产品理想ONE。但世界上,理想ONE早已走向停产;取而代之的,则是理想L8,结合定位最高的理想L9以及能满足五座消费需求的理想L7。虽说理想的产品矩阵依然有着30万以上的价格定位;但暂且不论其本就是一款豪华品牌的定位属性,就单说其能在豪华中大型SUV基础上延伸出更为精细的车型划分,应该也足够说明其现阶段旗下产品定位的合理性。
写在最后:也许跨界转型而来的国产新势力品牌理想,确实没有太多的底蕴加持,但以其较短时间的发展,便能迅速适应市场所需而在智能化水平和车型矩阵的丰富性方面做出调整;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想让当初看衰之人的“打脸”,来得这么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