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最亮光环的问界汽车, 为何销量久久萎靡不振?

2023-08-04

七月的问界汽车销量已确认,仅为4240辆。

环比下跌25.19%,至此问界汽车连续三个月的环比增长趋势中断了。

可是同样作为新势力品牌的广汽埃安仍在增长,深蓝汽车增势喜人,理想汽车仍旧是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标杆,蔚来汽车也迎来了大涨,定位略低的零跑汽车也有相当抢眼的表现。也就是说并非新势力品牌的竞争力不行,而是问界汽车品牌竞争力不足。可是在一系列的新势力品牌里,真正能戴稳“HUAWEIAUTO”光环的品牌只有问界,为何华为这个标签没有起到作用呢?

究其原因应当有三点,分别为:

花粉的责任老余的责任问界的责任

作为华为智能终端用户的笔者从来不以花粉自居,在同时使用其他自主品牌智能终端的同时也不以其粉丝自居;因为一旦默认自己成为某个品牌的粉丝,在面对其产品时就会失去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会具备的只有情感,说白了就是偏爱,偏爱会让人失去理智;下一步就会成为某个品牌的狂热粉,可以说任何品牌的狂热粉都起不到推广品牌的积极作用,能起到的只是负面作用。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产品会是全线完美的,华为也不例外。

那么对于其部分产品的质疑和批评也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此时狂热粉势必会造出一些完全不符合逻辑和客观事实的理由去反驳;在反驳无效的时候则会“撒泼”,亦或者是道德绑架。一部分狂热花粉就有这样的特点,其面对理性点评华为智能终端和华为生态汽车屏问界汽车的时候会就会有这样的表现,这样的做法是典型的“捧杀”,有不少品牌就是会在狂热粉的捧杀。

华为品牌的Kol应当理性一些,应当正确的引导花粉。

老余特指华为集团余承东,他很敢说却总是乱说。

“遥遥领先”已经成为调控老余的梗,然而老余此时代表着问界汽车的品牌形象;动不动就说自己的技术或车辆遥遥领先于友商,可是在量产车上完全看不到遥遥领先的技术。事实与描述不符是什么呢?显然是“拉踩”。这种做法其实和一般水军的描述没有区别,这样的描述是很丢分的。

其次还有一些描述完全不符合规律,体现出的是狂躁的情绪;比如年产量不达到500~1000万辆的车企都会被淘汰,这也是老余说的,可是任何一家企业达到其描述的标准,那就是典型的行业寡头。华为向来被视为民族品牌,这样的角色是一定不能和“垄断”或“寡头”等词汇关联的,所以在每一场发布会里的措辞都应该慎而又慎,否则只会让关注华为和问界两个品牌的准用户失望。

第三个因素是问界汽车自身的问题,产品规划和定位是有问题的。

问界汽车目前有两台量产车,分别为M5和M7。

问界M5的设计感还挺不错,采用的增程驱动平台和纯电动驱动平台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可是自主品牌同级车里已经有价格更低的选项,而且差价并不小,问界M5似乎是有华为品牌光环的品牌溢价存在的。

汽车的品牌溢价当然可以有,只不过问界毕竟没有使用华为的logo,背靠的是赛力斯汽车;而赛力斯汽车的前身是重庆小康汽车公司,这样的设定是很难支撑起品牌溢价的。

问界M7的设计备受吐槽,这台车完全没有华为智能产品同级别的工业设计之美,车辆的设计多多少少有些东风风光老款车的感受;高端汽车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因为高端车的驱动平台的水平普遍很高,同级车的性能和操控悬殊很小。此时体现车辆竞争力的就是品牌文化和设计美感,所以问界M7注定火不起来,这台车的推出似乎有些草率。

问界M9发布在即,这台车看起来就像是加大号的问界M7,如果问界品牌的第三台车就是它,那么这个品牌在高端汽车阵营里基本没有希望了;而且其售价定在50万起步,这样的定价也显得过于有勇气了。

设计看一看理想、蔚来和高合等品牌吧,推销品牌的时候也应当“冷静”和客观一些。

华为品牌的高端气质是依靠产品堆出来的,不是靠嘴吹出来的,思路得改一改。

相关车型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