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牵手小鹏, 外资巨头纷纷求助中国技术, 反向合资大幕开始了!

2023-08-12

知嘹汽车/陈壹

最近堪称国产品牌的“多事之秋”,先是小鹏汽车拿到大众集团约7亿美元的投资,后是比亚迪第500万台车下线。一时间,“国产品牌崛起”的话题再度登上热搜。

先说小鹏,简单回顾下这波热搜的内容:大众集团宣布以约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4.99%的股权,同时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前期共同开发2款大众集团的B级纯电汽车,未来还会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共同开发的2款B级纯电汽车有望在2026年问世,新车将基于小鹏G9的高级辅助驾驶软件系统、平台等开发。

嗯......一向心高气傲的德国人居然愿意反向采用中国技术,并且造的还是一台电动车,着实有些令人意外。

某种程度上,大众集团和小鹏汽车的这次牵手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合资和国产品牌的强弱地位如今正发生改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合资品牌一直通过“技术优势”拿捏中国市场,在这个阶段,中国人通过学习制度、管理模式等方式努力向合资品牌靠拢,但代价是默默承受了合资品牌的种种“双标”、“歧视”行为:

(1)去年5月,保时捷在“减配门”发生后区别对待消费者,中国车主被告知不再补装电子转向柱,只提供2300元代金券,但在北美市场,保时捷不仅补装电子转向柱还给予了一定的补偿;

(2)2020年,特斯拉国产Model3也因为“减配”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爆料者称原本标注的HW3.0芯片被换成了HW2.5芯片,官方先是承诺芯片免费升级,但后来又变成了“自费安装FSD后才能免费升级芯片”;

(3)2019年,国产帕萨特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里仅拿到P(较差)评级。同时期,美版帕萨特在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成绩是G(优秀);

(4)2018年,还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碰撞测试,本田思域在侧面碰撞测试里拿到P(较差)评级,而在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测试里,思域的成绩是G(优秀);

(5)2018年,本田CR-V大面积爆发“机油增多”问题,在美国市场,本田积极回应,而在中国市场,本田却说“属于正常现象”;

......

事实上,合资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的“双标”、“歧视”行为长期存在,它们一边含泪赚取中国老百姓的辛苦钱,一边又打从心底里看不起中国市场。就好像今年上海车展的宝马MINI,前脚刚和中国人说“冰淇淋派完了”,后脚立马热情地给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递上冰淇淋。

好在,大众集团和小鹏汽车的这次牵手彻底让剧情走向发生了改变,因为合资品牌第一次亲自把技术制高点放在了中国。经此一役,不难预见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而吹捧“国产品牌崛起”也将不再是非主流共识。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大众集团不用自己的技术?

不是不用,是没的用。

大众集团虽然有备受瞩目的SSP架构,但这玩意儿可能要2026年才会落地,到时黄花菜都凉了。反过来再看小鹏汽车,你就会发现国产品牌有多强了:小鹏汽车早就推出了800V高压平台,而且在智能驾驶、底盘调校等方面,小鹏汽车的实力也都可圈可点。

同样的,刚举行完“第5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发布会”的比亚迪也是凭实力出圈。

消费者没有义务因为车企不容易而去买你的车,但为什么王传福在“第5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发布会”上的数次哽咽和感慨会在这两天引发网友的讨论,因为比亚迪真的把产品做起来了,而且是用扎扎实实的技术。

满打满算,比亚迪的造车之路已经走了20年,期间比亚迪没少被质疑和嘲讽,但就如同发布会现场罗振宇说的,比亚迪用20年时间做了一道证明题,证明国产品牌并不比别人差,从DM-i系统、刀片电池、CTB一体化技术、e平台3.0到云辇,坚持自研的比亚迪等到了“春天”。也正是这种坚持,让比亚迪得以在近两年火速上位,连特斯拉也望尘莫及。

而除了国内,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亦备受青睐,德国、日本、巴西、太过、新加坡、以色列等54个国家及地区都有比亚迪的足迹。重点是,在这些地方比亚迪不仅卖车,也造车。据悉,比亚迪已有计划在海外市场建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不出意外的话,泰国和巴西将会是首站。

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让“国产品牌崛起”并不单只停留在口号层面,小鹏和比亚迪的故事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这里我们做一个大胆预测,大众集团花钱买小鹏的技术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这种“反向合资”的案例势必将越来越多。当然了,比亚迪其实早就享受过荣光,毕竟在去年11月份,奥迪和比亚迪的“迪迪联姻”就曾是一时佳话。

所以,随着比亚迪这声势浩大的第500万台新能源车下线,我们不排除下半年比亚迪会跟其他合资品牌有新的故事,你觉得呢?

相关车型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查看更多